熱結構材料測試的“卡脖子”困境
在航空航天、核能等尖端領域,陶瓷基復合材料(CMCs)因其1500℃級耐溫性能成為新一代熱結構材料的核心選擇。然而,這類材料在快速升溫、高溫氧化與機械振動耦合環境下的性能評價卻長期受制于設備瓶頸——傳統電阻爐升溫速率不足10℃/s,且無法同步實現熱沖擊、力學加載與氧化環境模擬,導致材料研發與服役評估存在巨大盲區。
技術突破:朗普紅外聚焦加熱系統如何破局?
針對這一行業痛點,朗普成功研發出1500℃級紅外聚焦超高溫力學評價系統,以三大核心技術顛覆傳統測試范式:
1. 紅外聚焦加熱:50℃/s極速升溫,突破熱沖擊模擬極限
? 采用橢圓鍍金反射鏡聚焦技術
將高能流密度紅外輻射精準聚焦于樣品區域,熱流密度約700~1000 kW/m2
實現室溫至1500℃的50℃/s極速升溫,遠超傳統電阻爐10倍以上
??配合水冷+氣冷雙循環系統
可模擬驟冷驟熱工況,滿足材料在火箭發動機點火、再入大氣層等極端熱沖擊場景下的性能驗證需求。
2. 多場耦合環境艙:熱-力-氧協同加載
?集成真空/惰性氣體/氧化氣氛可控模塊
支持在靜態或動態氣流中同步施加彎曲、拉伸等力學載荷,精準復現航空發動機燃燒室的高溫氧化振動耦合環境。
? 通過耐高溫視窗與光學監測系統
實時捕捉材料在高溫下的裂紋擴展、界面脫粘等微觀損傷行為,為壽命預測提供關鍵數據。
3. μ級溫控精度:從“粗放加熱”到“智能響應”
? 搭載LONGPRO自適應溫控算法
結合紅外輻射強度與分布的實時反饋調節,將1500℃恒溫波動控制在±1.5%以內,確保測試數據的可重復性。
? 獨創分段式加熱策略,可編程設置升降溫曲線,適配材料從制備燒結到服役老化的全周期評價需求。